每周连续72小时驻守医院;回家看到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准备了一桌饭菜,内疚不已,但看到自己工牌上小患者送的玩偶卡扣,她就会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她,就是北斗星儿童医院总护士长——黄瑱。


护士长随笔
我,97年参加工作进入护理行业,从事5年的外科护理后,经历了12年的急诊工作。也是在那年,我第一次对于护理专业产生了好奇与热爱,我知道我的护理梦想开始了。
3年的护理理论学习,我迎来了憧憬又煎熬的实习生活,每天穿梭于各个病房,干着繁杂忙碌却又不失价值的护理工作。常常抱怨辛苦,埋怨劳累,不被认可,却又任劳任怨。如今回头想想:第一次穿刺成功的自豪;第一次抢救成功的欣喜;第一次收到患者感谢的自豪和羞涩,一幕幕就像是在昨天。
2016年8月1日那天,是我来到北斗星儿童医院第一天。看着这里从一个毛坯房到设施齐全的医院,从一张张效果图到一切成为现实呈现在眼前,我知道,接下来的日子,我也要在专业素养不断精进的同时,开始学会管理团队,培养出更多有爱心有担当、业务能力强的护士们。

(黄瑱 总护士长 微信朋友圈截图)
今年最大的一次挑战是在4.5月份,疫情原因,病房大部分护士回不了武汉,而疫情期间积压了大量需要做唇腭裂手术的宝宝,家长急需在最佳治疗时间内给孩子进行手术。那段时间,我24小时吃住在医院:每天半天时间忙自己例行工作,半天时间给护士们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,并要求她们晚上自主复习消化,第二天上午进行考核,如此反复。既要让团队姑娘们有紧迫感去学习,还要帮助她们释放压力减少焦虑,就这样一轮轮高效率高压力培训下,那批护士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专业要求,成为合格的病房护士,顺利出色完成5.6月份所有唇腭裂宝宝术后护理工作。

(护士培训)
抗过敏是一个长期过程,为了减少孩子恐惧鼓励孩子坚持治疗,科室照片墙贴满了孩子们的照片和鼓励话语。因为自己也是过敏体质,所以我特别能体会过敏孩子家长的心情,看着家长急,我心里也急,偶尔也因为压力大、休息不好引起过敏反应,但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这些孩子,自己打着吊针也要在工作岗位上坚持着,与孩子们成为“病友”互相安慰鼓励。2017年第一位入院的过敏宝宝,就是我看着长大的,孩子出院的时候特地画了恐龙作为礼物送给我们。

(点击查看大图)
转眼马上9月,在目前新冠疫情的敏感时期,从上个月开始医院咨询预约流感疫苗的电话越来越多,有的会员甚至一家八口都要来我们医院接种流感疫苗。所以,对这种季节性、每年仅接种一次的疫苗,已经成为一种刚需。如今,已经准备充足的我将继续到防疫站去“蹲守”,尽量申请到多的疫苗满足更多家长需求。在接下来的时间,我还会去到幼儿园进行公益宣传,为老师们讲解新冠防控和各种幼儿安全防护知识。

(黄瑱在托马斯学习馆进行公益宣讲)
最后,谨以此句送给平凡而又不甘平凡的护理同仁:
愿:你我都能用年轻熬过所有挑战,用行动成就护理事业的明天。
后记
“最美的不是外表,更耀眼的是你的职业素养”。良好的护理礼仪,不仅仅是一次次的点头、微笑,更是文化内涵和护患沟通技巧的风采展示。德高为范,做一个有情怀的护理教育者,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人。
——北斗星儿童医院(护理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