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烧的过程,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:体温上升期
体温调节中枢,就好比房间的空调,发烧时会把人体这间房的温度从 37℃ 调到了 38~40℃。
这时候,孩子的体温是持续升温的(有时还特别快),有时会伴有手脚冰凉、打寒颤的情况。
第二阶段:高热持续期
体温达到人体体温调定点的温度,寒颤停止、四肢转暖,体温不再往上升。
第三阶段:体温下降期
如果疾病好转或者吃了退烧药,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往下调了,多余的热量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来。
所以,人体并不是出汗导致的退烧,而是体温下降了,通过出汗排出多余的热量。
你捂或不捂,退烧到出汗的时候,自然会出汗;不到出汗的时候,你捂着,汗也出不来。
捂汗对于成人来说可能影响不大,但对于孩子来说,「捂汗」可能会导致病得更严重,甚至会要命。
捂汗退烧,可能危及孩子生命
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,在发烧 + 捂热的状态下,不仅无法出汗排热,反而会因为不能散热导致热量在体内储积,导致体温升到比调定点更高,出现 41℃ 以上的超高热。
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或「高热惊厥」,1 岁以内的孩子更有「捂热综合征」的危险:缺氧、高热、大汗、脱水、抽搐、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,严重时致死。
因为捂汗退烧而造成悲剧,并不鲜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