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缺生长激素为什么不长个子?孩子持续偏矮,排队总是站在第一排之后,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而检查后显示所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,是不是说明孩子根本就是“晚长”?答案是否定的!

因身材矮小就诊的孩子中70%左右被诊断为“特发性矮小”(即所有检查指标没有明显的异常)大多数家长误以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都选择回家观察
特发性矮小发病率高
中华医学会儿童内分泌学组公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儿童矮身材的发生率约为3%,3-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患儿高达700万人,孩子矮小可由多种病因引起,其中特发性矮小占所有身材矮小儿童的60%-80%。
部分家长选择观望
特发性矮小的孩子外观正常,饮食正常,无慢性器质性疾病,无心理疾病,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正常范围。也就是说,孩子看不出异常,除了身高比同龄人矮小。由于不少家长不能正确理解特发性矮小的问题,都抱着“晚长”的传统观念等待着孩子在青春期蹿个儿,会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,甚至十七八岁。
医生在平时门诊中经常有一些孩子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,但是家长不愿选择治疗。几年后,待家长再次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,孩子的骨龄已经接近成熟,已经没有办法再通过治疗长高,导致终身高遗憾定格。

特发性矮小的判断标准
● 没有明确的致矮小病因:
● 生长发育迟缓,身高低于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;
● 伴有青春期延迟或类似家族史;
● 生长素激发试验正常;
● 排除其他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疾病。
矮身材: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,同种族、同性别和同年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2个标准差(-2SD),或低于第3百t分位(-1.88SD)。

专家建议: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,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,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.5厘米时,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,应及时就诊,及早治疗。
特发性矮小到底能治吗?
治疗后效果到底好不好?
特发性矮小是美国FDA批准的生长激素适应症之一,疗效确切,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终身高。治疗特发性矮小推荐生长激素用药剂量是0.15~0.20IU/(Kg.d)或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