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 例
6个月的宝贝亮亮因为右侧腮腺肿物生长迅速来到北斗星,通过检查发现孩子皮下肿块呈青色,边界欠清晰,肿物发热,大小约4*4厘米。辅助B超和CT检查结果,北斗星小儿外科周启星教授诊断孩子为婴幼儿腮腺血管瘤。
经过近两个月治疗,目前小宝贝肿物已经明显变小,后期2个月来复诊一次即可。但是周教授也告知家长,因为孩子之前在外院误诊成腮腺炎,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,后续需要持续治疗到孩子2-3岁。

周教授提醒家长,新生儿出现腮腺肿大的时候,不要轻易考虑腮腺炎,因为很罕见,应考虑腮腺是否有肿物。
一般情况,肿物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淋巴管瘤(生下来就有,短期内不会长大),另一种是腮腺血管瘤(生下来没有,突然长出来,并不断长大,引起家长注意)。
目前,因面部肿物来看诊的新生儿,70%-80%最后诊断是婴幼儿血管瘤。
关于治疗时机
对于婴幼儿血管瘤,周教授强调:越早治疗效果越好。刚开始的1-2个月就治疗,通常仅需2个月左右肿物就已基本消退。
如果像案例中的6个月后,血管瘤中的纤维支架长出来,再想治疗,需要做好治疗两到三年的准备。
放任不管,会怎样?
如果放任不管,严重的情况,肿物会侵犯到皮肤表面,皮肤慢慢呈现红色,破溃、出血、发炎,导致疤痕形成,有的会压迫到外耳道,影响听力。另一种情况,肿物可能会退掉一点,但是腮腺血管瘤是很难自己完全消退干净的,留下隐患,而且到时候皮肤的组织也已经被完全撑开恢复不了,严重影响面容。所以,及时确诊及时治疗才是正确选择。
周教授提醒,虽然说血管瘤是良性肿瘤,这并不代表着它一定安全,危害可是有很多的。而且婴儿在这个时期的身体是很脆弱的,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,无法用自身的能力去抵抗血管瘤,只能依靠医学手段进行治疗,所以家长也要上心,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发现异常情况就应及时呼叫医生。
周启星教授平日坐诊时间
每周二、四、六,上午(武昌院区)
每周三、五、六,下午(汉口门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