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,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,其中春季(3-5月)长得最快,身高的生长速度是其他季节的2-2.5倍。”
相信许多家长都操心孩子的身高问题,想抓住春天黄金期让孩子达到理想身高。然而,怎样做才能科学长高呢?
关于孩子身高,你需要知道这些
孩子身高预测公式:
男孩身高(cm)=(父亲身高+母亲身高+13)/2±5
女孩身高(cm)=(父亲身高+母亲身高-13)/2±5
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,但遗传给孩子的只是一个身高范围,有±6.5厘米的偏差。
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:
● 人类刚出生时,一般足月出生的宝宝身长大概50cm左右,到一岁时,孩子的身高可以达到75cm左右。一岁以前是我们人生当中身高长得最快的时候;
● 1岁到2岁之间,一年大概长12cm左右,也就是长到87cm左右,2岁到3岁期间,生长速度开始回落,一年长8cm左右,3岁以后一直到青春期以前,属于稳步增长时期,每年长5-7cm左右,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。
●到了青春期以后,由于性激素的关系,它作用于骨骺端,生长发育有一个突增,三年左右的青春期,女孩一般会长15-25cm左右,男孩会长20-30cm左右。
由此可以看出,人生中有两个身高猛长期,家长一定要抓住0-3岁婴幼儿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黄金期。
很多父母说,我们个子都不高,孩子以后是不是也不会很高?其实也不必这么沮丧,因为遗传的因素占60%-70%,后天的努力也占了30%左右,睡眠、饮食、情绪、心理、运动、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,家长掌握科学的干预方法,可以让孩子长高事半功倍。
✔ 让孩子吃得对
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,少吃零食,以免影响重要营养的摄入。应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,尤其是肉、蛋、奶、豆类的摄入可以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。此外,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,每日 400 IU 以上的维生素 D 能让孩子更好的吸收钙,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。
✔ 让孩子睡得好
俗话说“睡一觉,长一分” 。睡眠对一个生长中的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。
孩子长个子主要和生长激素有关,生长激素在白天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基础的分泌节律,分泌量较少。夜晚会有3-4个分泌高峰,且是脉冲式分泌,在晚上11点左右会出现第一个分泌高峰,也是一天当中最高的高峰期,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以前,一共会出现3-4次分泌高峰。
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分泌高峰期进入到深睡眠的状态,也就是说在晚上10点前就要入睡。
✔ 让孩子多运动
适当地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骨骼生长。1~3 岁的宝宝,每天至少要保证 1 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等 3 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 2 小时。与此同时,对膝关节有一定刺激的运动,如跳绳、舞蹈、打篮球等,建议每日持续30-60分钟,可以更好的促进长高。
✔ 让孩子保持好心情
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情绪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。孩子长期处于压抑、消极的状态中,其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,导致生长迟缓。而身材矮小又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。所以我们建议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,多鼓励和表扬孩子,避免打骂孩子,尤其是在进餐和睡觉前,让孩子保持愉悦的情绪。
想知道孩子身高是否达标,家长参考以下对照表:
人类刚出生时,在相似生活环境下,同种族、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(-2SD),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(-1.88SD),可诊断为矮身材。
此外,家长观察孩子在同年龄、同性别的孩子中落后比较多,或生长速率低于正常水平,例如,孩子3岁以后至青春期前年生长速率<5cm/年,则会引起身材矮小。这些情况,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。
除此之外,家长还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:
★ 坚持定期测量身高体重;
★ 密切关注生长速度;
★ 密切关注生长速度;
★ 每年或半年检测骨龄;
★ 了解性发育情况,预防性早熟。
骨龄检测
孩子身高的“信号器”
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,骨龄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儿童真正发育水平,骨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内分泌状态和骨骺端的情况,判断孩子的生长空间到底还有多少。一般情况下,5岁左右的孩子需要开始监测骨龄,青春期以前大概每年监测一次,进入青春期以后,一般半年监测一次骨龄。
骨骺线闭合程度是确定骨龄的重要指标。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和骨骺之间,存在一个软骨带。
青春期结束后,这个软骨带将钙化成一段白线,标志着骨骺线闭合,长骨伸长结束,孩子的个子也就不会再长高了。
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大,预示孩子有早发育的风险;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小,预示孩子存在生长缓慢、滞后发育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