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孩子视力突然下降很快,看电视越坐越近,玩手机头越来越低,担心孩子是不是近视了?需不需要马上配镜?在新学年的开始,专家提醒,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视力,在年级升上去的同时,千万别让近视跟着“升级”。视力问题“一锅端”在视力问题中,很多爸妈都把“近视”当作影响宝宝视力的头号“敌人”,而忽略了其他视力问题。实际上,“视力问题”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容忽视!


视力问题不同,治疗方式也不同
01
近视
A. 佩戴近视眼镜
B. 佩戴近视OK镜(角膜塑形镜),它是隐形眼镜的一种,通过改变角膜状态矫正近视,建议7岁以上使用,每晚睡前佩戴,第二天早上取出。
02
远视
A. 佩戴远视眼镜
B. 佩戴远视OK镜
03
散光
A. 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
B. 规则散光的宝宝可根据具体情况佩戴散光眼镜,不规则散光的宝宝可佩戴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。
04
斜视
A. 轻微斜视可通过佩戴斜视眼镜、佩戴眼罩遮盖、双眼视功能训练的方法治疗。

05
弱视
A. 弱视治疗需趁早,3~6岁为最佳治疗时间
B. 坚持佩戴弱视眼镜
C. 可进行其他弱视训练,如串珠训练、精细目力训练、后向增视训练等。

其实,孩子出生后,便要进行眼睛的检查,此外每年进行常规检查。在宝宝4岁的时候,做一个视力的全面检查。4-6岁期间,最好每隔半年检查一次。如果家族有眼疾病史,或者父母近视较深的情况,应增加眼睛检查的频率和项目。因为近视可能会使眼球内部出现病理性变化,使视力不可逆,如果发现孩子有近视的问题,则要及早调整用眼方式或佩戴眼镜。
总而言之,及早检查才是重中之重!不要错过!
北斗星儿童医院眼科专家提醒:
14岁以下儿童配镜,必须先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。
因为孩子眼睛的调节力较强,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,屈光力增强,出现调节性近视即“假性近视”。如果不散瞳会影响验光结果的准确性,常常出现近视度数偏高的结果。举个例子,如果孩子只有100度真性近视,在眼镜店可能配成200甚至更高的度数!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戴眼镜,度数会越戴越高,自欺欺人不带孩子去医院验光配镜,像此类对孩子视力的误解广泛存在。